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能源消费总量设限 分布式能源加码

阅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1-28 13:29:29

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
    这是日前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所划定的三项约束性指标。从规划来看“十二五”期间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是首要目标,以分布式能源等为重点的能源供应方式变革将进入发展快车道,而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则有望获突破。
    能源消费总量红线下调
    《规划》提出,“十二五”中国年均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生产能力增速将由“十一五”期间的6.6%降至4.3%,能源消费总量红线设定在40亿吨标煤,同时用电量6.15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较“十一五”期间放缓3个百分点。此外,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按照国家总量控制方案,将综合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和资源特点等因素,将能源和电力消费总量分解到各省(区、市),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落实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实施定期通报制度。
    而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总量控制的目标是41亿吨标煤和6.4万亿千万时电“这次将能源消费总量下调1亿吨,这一方面与GDP增速的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国家对能源消费控制的决心。”
    有研究机构测算,在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16%的条件下,当“十二五”全国GDP年均增速8%时,对应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0.1亿吨标煤。
    但是从目前的能源消费形势来看,要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难度比较大。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煤,而行业初步估算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在36亿多吨标煤左右。这意味着未来三年的能源消费增量只有4亿吨,每年的能源消费增量必须控制在1.3亿吨标煤才能完成“十二五”目标。
    “能源总量控制要求各个省份控制甚至减少能源消费数量,这相当于给地方经济增长上了紧箍咒。地方政府出于对经济发展的担忧,可能在能源总量控制目标的分配上斤斤计较。因此,需要根据各地情况,合理分配地方目标。”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
    这就要求在控制传统能源消费的同时,实现新能源的增量发展。根据《规划》,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61%。
    其中,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风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1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300万千瓦,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
    “文中多次出现页岩气、页岩油、能源独立等字眼,特别指出加快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大力开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可以看出我国大力开发自有油气能源,特别是气体能源的时机已经成熟,长远看煤炭能源的需求增长必然将走低。”中煤远大咨询中心分析师张志斌称。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码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首次专辟一节提出推动能源供应方式变革,以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为重点,大力推广新型供能方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分布式能源。具体而言“十二五”要积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重点在能源负荷中心,加快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到2015年,建成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1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装备研制,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体系。
    生意社能源分社燃气分析师周翠平认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节能减排、优化天然气利用等优点,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但在我国,其尚处起步阶段,受到多重制约。此次《规划》专节列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这是在政策层面为其大规模发展保驾护航。
    正因为具有明显的优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国外备受推崇。以美国为例,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并以联产技术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技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机已超过9000万千瓦,仍将扩容。
    《规划》提出,“十二五”全国新增燃气电站3000万千瓦。2015年,天然气发电将实现5600万千瓦,较2010年年均增长16.2%。在天然气来源可靠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合理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电站。在电价承受能力强、热负荷需求大的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推广天然气热电冷联供,支持利用煤层气发电。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根据资源特性和用能需求,加快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开发利用。到2015年,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达到1000万千瓦,建成100个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为主的新能源示范城市。
    此外,加强供能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撑,结合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CNG/LNG)等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北京、上海、重庆等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配套建设充电桩、充(换)电站、天然气加注站等服务网点。到2015年,形成5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我国天然气加气站的建设如火如荼。息旺能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中国已经投运的CNG加气站数量约1792座,预计2013年底将增加至2330座以上;与此同时,已投运的LNG加气站数量达385座,并且有望在2013年底实现2.4倍激增,达到932座。

来自:经济参考报

  除非注明,所有文章均系研创高科原创编辑,【研创高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本文地址:http://www.yanchuang.net/news/4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