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绝缘子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2012年15日,以“融合其发展,质量共管控”为主体的首届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首届年会暨2012中国输配电技术创新与应用交流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开幕。年会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主办,国研中电(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会议凝聚了来自国内各地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设备制造企业等单位相关管理、技术人员数百人。在为期三天的年会中,主办方将开展多项专场论坛、技术研讨会、技术座谈会、技术考察以及供需双方互动交流会等活动,旨在为电力企业供需双方搭建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
主题:绝缘子技术座谈会
时间:2012年11月16日下午
地点:中国科技会堂二层205室
会上,吴光亚主持了主题为我国绝缘子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的讨论会,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为您做会议全程回顾:
在我们努力下我们做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情,我们60715,60815的标准,就是按照我们所讨论的一些技术问题,形成了我们的815,最后也形成了我们国家的标准体系。
今天在中电联跟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有关的,我们成立一个绝缘子专家组,首先我们隆重地欢迎我们的老领导,也是我的老师崔江流讲话,做指示。
崔江流:大家知道我退休十年了,和大家坐在一起感觉到非常地亲切。
我首先把全国输配电的大背景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全国输配电是刘振亚理事长的要求下组建的,我们要凝聚各方的力量来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我们建立工业体制改革之后,大家都知道我们整个电力系统形成了好几大块,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形成这个局面之后,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竞争的这么一个趋势。但是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之间的信息沟通,信息的交流,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还有一方面,我们设备制造企业和我们用户单位的沟通,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但是绝缘子这个行业还好一点,在其他的一些专业当中,企业和我们用户之间的沟通还很少。应该说大家各自为战,互不沟通,在某些方面阻碍了我们电力技术的推广发展和应用。
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组建了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这个协作网相当于搭建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中性的平台,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就这个专业里面的各方面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比如说我们对我们的标准,当然我们绝缘子的标准还好一点,在其他的标准化委员会里的标准,企业的声音很弱,企业的意见很少,因此这个标准执行起来各方面遇到了困难。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企业有了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在这方面我们之间的信息也很闭塞。
另一方面,我们对设备招标,我们的意见和诉求也很少能够反映到上面去。
搭建这个平台,同上下游之间形成了一个沟通的渠道,从平面来说,形成了大家各自交流的一个平台。过去我们供电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沟通很少,多少还有一些忌讳。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地来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一些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的研究和探讨。正是按照这个要求和意见,组建了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在协作网下面,按照我们专业设置了9个专家组,变压器,开关,电缆。由于十八大的原因,很多的专家离不开岗位没有来。
相应的也组建了绝缘子设备专委会,这个专委会主要是制造企业的这些厂家。作为专家组来说,从设备专委会来说,可以各自讨论自己的一些内容,这是一条线。
另外在这个平台上,包括企业也讨论一些大家互相关心的问题和需要沟通的问题。我觉得这要比我们过去绝缘子的专家组在一起宽泛得多。至于能不能做好,还要靠大家的努力和支持。
这次是首次的一个会议,主要就是想能不能听听大家对将来绝缘子专委会的意见,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我们绝缘子专委会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什么,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
吴光亚:因为今天是个成立大会,我们中间相差了5、6年,7、8年没有开这个会了。
今天的会议是成立大会,我们绝缘子专家组我们的组长就是吴光亚,副组长就是周军,中国电科院的,分管绝缘子这方面的工作。第二就是我们的尚涛,第三就是沈庆河,我们秘书长两位,一位是高海峰,一位是张锐,专家成员大概有30位,我就不一一念了。
我们要做到一个承上启下,我们聘请了一个高级顾问,就是宿教授。
将来跟我们绝缘子专家组配套的,我们是否要成立其他的分会,我们领导在2013年或者2014年我们可能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大概的一个总的情况。
我们再说一下我们的工作组我们主要的工作,我跟张勇在这方面,跟副组长也沟通了一下。我们全国的绝缘子专家组,首先第一个要做到承上启下,要把宿教授在有关的过去的技术,在2005年,我们就停止了这个专家组,我们后面要讨论的我们绝缘子教研组要讨论,我们宿教授还有很多的工作要进行调研。
我们有几个方面的工作,我们的绝缘子专家组,我们首先是为制造企业服务,我们所有的电力系统,我们能够保证我们的线路可靠运行,首先要制造出可靠的绝缘子,第一,我们应该为我们制造企业怎么保证制造技术水平,满足我们电力系统的可靠要求,这是第一个我们要做的工作。
第二,我们绝缘子专家组应该为我们的设计院,或者我们绝缘子的选型(音)还是配制,我们应该在技术上进行支撑。
第三,我们为基建部门进行技术支撑,我们中国面积很大,比欧洲的面积太大,我们每一个线路,每个变电站经过的地区不一样,非常复杂,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基建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我们所有工作的重点,就是运行部门,我们所有的工作是为我们的运行部门,能够在生产管理中,我们在技术上进行支撑。我想我们主要是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五,我们绝缘子专家组我们应该在科研,在每一个人对技术的认识,和你自己的科研水平,学术水平,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国标,为行标,一些相关的有关设计、制造、类型、基建、管理等等的标准,我们在技术上进行支撑。
会议里面有一条我们工作组主要是从事这些方面的工作。初步想就是这五方面的工作。因为今天是一个成立大会,我就说一下这个思路,但是不一定按照我说的去做,希望我们的专家围绕我们绝缘子专家组,怎么开展我们的工作,提一些良好的建议。这是我们工作的性质。
再说一下我们下一步工作怎么开展,我们2013年开始,我们绝缘子专家组我们从事工作有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绝缘子专家组要按照过去的工作方式,每年一年一度我们开一次大会,我们这次大会主要以我们专家组本身是电力系统我们要有一个名单,我们一年一度针对我们全年度的我们所讨论出来的每一个问题我们有一个专题,3到5个,7、8个都可以,我们把电力系统绝缘子行业里面的共性问题我们首先解决,在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用三到五年时间把我们共性的问题解决掉,我们应该在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上,我们尽量花两天的时间去具体讨论每一个专题。
第二,我们绝缘子专家组30个人都很忙,既有我们的南网的领导,也有省公司,还有电科院等等一些部门的人,这些人都很忙。我们要把每一个专题,我们每年定下些专题,我们每年修订制定的标准我们有起草小组。我们这个绝缘子专家组每一个专题可以结合到我们的调研会,我们安排一些起草小组会议,我们把起草小组会议和我们绝缘子专家组的专项的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请部分专家每年争取把专题分小组会议进行讨论。因为共性的问题专家组解决,但是我们各个公司的问题不一样,我们在每一年的小组会议里面进行讨论。
我们每年开一次大会,结合到每一个专题,我们开一些小会,这些小会主要针对每一个专题。如果我们工作开展3到5年以后,我们一些科研,得到一些共识以后,将来结合到我们专家组进行培训。
尚涛:我是电网公司超高压公司的,从事基建工作,原来在地方工作,后来当了副总工程师。去年调到基层单位去了,调到贵州去了。欢迎大家来指导工作,把我们贵阳夏天弄得舒服一点,欢迎大家到我们贵阳去。
李耀中发言:我是新疆来的,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主要负责电力工作。原来搞外绝缘,和绝缘子打交道,线路运行管理。
发言:各位专家代表好,我是高海峰。我是承担咱们专家工作组秘书工作,所以以后不管是咱们工作组里面各位专家代表,还有厂家或者企业的代表有各方面的联系的事宜,可以直接跟我联系。有一些可能以前打过交道,有些后续会有进一步的接触,我是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绝缘子技术研究为主,主要是做外绝缘和绝缘子研究。后续希望和大家保持联系。谢谢。
吴光亚:因为在座的很多都是搞绝缘子工作的,大家对绝缘子都比较了解了。我们两个事,第一个事希望大家提一提我们这个绝缘子专家组我们将来怎么开展工作,这个大家可以提一些建议。
我们开会希望畅所欲言,我们任何技术问题不计对错,我们怎么样把绝缘子专家组工作开展起来,这是我们的目的。
今天我们讨论两个事,第一个我们下面的工作怎么开展,希望大家提一些良好的建议。
第二,我们这个绝缘子专家组2012年,我们建议2013年我们希望在哪一些专题方面我们要进行讨论。大家可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建议。
崔江流:这次因为是专家组会,本来是两个方面,一个专家组,专家组基本上是电力系统,还有一个设备专委会,基本上是厂家。厂家方面需要你什么交流沟通的问题,或者厂家有什么诉求,通过厂家的专委会反映过来。
专家组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专家组通过讨论有什么建议,可以反映上来。
厂家和我们有什么交流的,沟通的,这又是一大块,还是这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需要沟通,厂家和我们专家组一起来讨论。相当于三种形式都可以。
- 上一篇:煤炭打败新能源 中国用量领跑全球
- 下一篇:2020年中国煤炭需求将达顶峰
除非注明,所有文章均系研创高科原创编辑,【研创高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本文地址:http://www.yanchuang.net/news/316.html